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2日 温馨提示:发现不好的内容,立即联系删除!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

作为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程,进口博览会不仅是用实际行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大举措,也是今年四大主场外交的“压轴戏”。

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源于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的倡议,不仅是产品的展览会,也是中国扩开放、促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高规格设立、高质量举办的进口博览会,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深层次开放举措、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也成为全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红利的关键一环。

从规模上看,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有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参展,众多全球优质企业对展会兴趣浓厚。81个国家参加国家展,企业展展览面积达到27万平方米,跻身全球商业展会前列。

进口博览会不仅是产品和技术的展示平台,还是思想和观念的交流平台。

展会规格站位较高,按照国际一流博览会的目标和主场外交活动定位,邀请了中外领导人共同出席开幕式,促进政策沟通交流。当天下午还举行了“贸易与开放”“贸易与创新”“贸易与投资”三场平行论坛和虹桥国际财经媒体和智库论坛。不仅邀请中外政要发表演讲,互动讨论环节还特邀有关嘉宾就当前国际经贸热点问题进行交流,论坛内容丰富充实,促进了思想和观念的交流融通。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政府主导的国际级博览会,进口博览会体现中国高质量发展从促进出口到扩大进口的关键转变,也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2018年商务部主办的展会共38个,其中绝大多数展会主要以国内外产品交流、贸易投资促进为主题。从发展历史来看,这些展会早期定位为服务中国商品“走出去”和国际资本“引进来”,如1957年创办的广交会最早的名称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90年代时各类投资贸易洽谈会往往被当作招商引资和拓展企业产品销路的重要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进出口双向平衡的程度越来越高,国内消费快速发展推动进口贸易不断繁荣,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高度关注中国市场。而大多数综合性展会的进口展区规模和交易体量相对落后于出口展区,参展企业多以探索市场、寻找合作伙伴为主要目的,无法完全满足国内消费市场迅速壮大、消费升级的迫切需要。此时举办进口博览会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各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体量迅速上升,GDP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位,经济增速长期维持在中高速发展水平上。中国的消费市场成为全球厂商眼中的“香饽饽”,也是各类外国公司争相进入的投资热土。

在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参展企业有代表科技前沿的智能制造新产品,如飞行汽车、生物概念车、无人驾驶等,也有反映工业4.0发展最新成果、精密制造先进代表的“金牛座龙门铣”,还有GE等公司展示了助力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研发成果。

在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阿斯利康、拜耳、美敦力等国际知名品牌为进入中国的医疗器械和大健康产业展示出先进成果和服务方案。

进口博览会打造了对接中国需求与全球供给的交流平台,为全世界企业带来了一个深耕中国市场的宝贵机遇。

全世界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市场,中国的发展是带动各国市场共同繁荣的重要动力。中国的人口规模居全球第一位,庞大且快速增长的中等收入群体,成为吸收各国产品,促进共同发展的关键动力。

2017年中国货物进口额增长16%,达1.84万亿美元,规模仅次于美国,但对全球贸易增长贡献14.6%,居世界首位。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期待享受中国市场的发展红利。

2018年上半年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下降的大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逆势增长6%,成为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为海外企业开拓中国市场提供了重要渠道,深度促进国内外市场融合发展。

先正达公司多位高管都曾表示,选择中国化工集团作为收购方,正是看中了中国化工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渠道和资源,有助于将先正达公司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带到中国市场。

通过举办进口博览会、积极扩大进口,中国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不断开放市场,为各国经济复苏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为各国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创造了机遇,为全球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拉近国内外市场距离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一波三折,拉动经济长周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尚未显现,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仍有待发掘。

知识和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不是自发进行的,通过搭建平台,有助于企业间的学习和交流。全球第一场世界博览会——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就吸引了分散在全球各地的企业参展,并在展会上通过合作促进了众多的交流和合作。

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上有领先优势,发展中国家企业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

由于经济复苏缓慢、各国保护主义情绪上升,美国等国家千方百计阻挠中国企业的投资并购,唯恐技术外流影响自身竞争力。这些保护主义政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技术的交流和发展,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共同复苏。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规模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从深度和广度上学习和积累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意义重大。近年来广交会的发展情况也显示,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知识技术能力快速提高,研发投入显著增加,品牌形象明显提升。

与国内众多综合展会参展企业仍以国内企业为主的情况不同,此次进口博览会正成为将国外优秀企业“请进来”,促进交流和发展的新平台。

吸引的企业既有奥林巴斯、博世、3M等高新技术企业,也有施坦威、丹拿等精细工业领先厂商,还有罗氏、强生等医药健康企业。海外展商纷纷将其视为拓展中国消费升级大市场,展示各国技术和服务创新的平台。

进口博览会既有利于国内外企业近距离交流合作,拉近了国内外市场的距离,更促进了以知识和技术为核心的两类资源的交流合作。

此次展会不仅为国内生产实现供给侧要素优化调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全球发展贡献了新的驱动力。

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出现明显分化,发达国家复苏进程明显快于发展中国家。

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过快,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本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恶性循环,“美国优先”“制造业回流”等内顾性政策割裂了全球价值链的自然发展。

回顾历史上每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广大发展中国家往往因发达国家内需疲软而被动牵连。

以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为例,在危机治理的上半场,美国保护主义政策维护了本国生产商的利益,但加重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出口负担,导致不平衡的复苏。

在危机治理的下半场,美国为防止本国市场过热,美联储逐步加息缩表,导致美元升值、全球资本紧缩,新兴国家出现资本外流和本币被动贬值的恶性循环。

过于依赖一个或少数几个市场,给广大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新兴经济体自身政策丧失了独立性,内部市场的稳定受到冲击。

伴随进口博览会而来的,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新举措。取消药品的进口关税,放开汽车、金融等多个行业外资股比限制,主动实行普惠性政策、将关税总水平降低到7.5%。中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以扩大进口为契机,将自身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个稳定的、负责任的需求市场是支撑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全球化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用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主动开放市场、承担大国责任、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意愿和决心。

上一篇:老师8秒视频火了 老师8秒视频内容是什么

下一篇:京东下单金额是多少?京东全球好物节11日累计下单金额达159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