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5日 温馨提示:发现不好的内容,立即联系删除!
2018年9月25日银行新闻资讯:银行逐鹿APP 争夺场景金融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银行缴费理财贷款
移动银行发展正成“燎原之势”,几乎每家银行都有1-2个APP应用。日前,一份来自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联盟的《2018中国移动(港股00941)银行用户调研报告》发布,显示26-40岁群体是社会中坚力量和使用移动产品的主力军;报告同时指出用户使用移动金融APP最多的五大场景是购物消费、投资理财、转账、小额贷款及生活缴费。
银行发力APP
零售业务谋转型
“您可以下载我们银行的APP,绑定银行卡,比如转账、买理财、一些生活缴费啥的,都可以自行操作的。”在一些银行网点,类似的邀请客户下载APP的声音不绝于耳。
银行进行零售业务转型时,线上APP成了换道超车的有效工具。不少银行针对不同的目标用户,分别推出了多款APP,如工行就有包括中国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港股01398)APP、工银融e联、工银e生活等在内的多款APP。也有一些银行反其道而行之,将手机银行、信用卡、直销银行等渠道合并,推出一个功能强大的“超级APP”。
据业内人士称,从银行目前的APP来看,一般针对个人金融的会有单独的手机银行APP、信用卡APP、理财APP等等,主要是从功能性上进行区分。同时针对客户推出不同的优惠活动,特别是信用卡APP通过与线上线下各类场景合作,是客户引流的主要媒介,而理财APP一般活跃度和点击率会比较高,相对于一般手机银行APP而言,使用频次会很高。
场景金融
成移动银行未来趋势
谈起银行APP,90后小杨颇有心得。别看他年纪轻轻,早已是移动银行的老客户了。“我有3张信用卡,分别是3家银行的。办卡的时候,就分别下载了这三家银行的信用卡APP,不同的卡有不同的优惠,都要通过APP获取优惠。”除了信用卡APP,他还下载了理财APP,把部分节余的工资通过余额理财存下来。
移动银行作为零售业务的“轻”平台,正不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将金融需求融入到日常生活场景中,以场景为核心向用户提供金融服务,这也是银行提高客户粘性、推进产品精细化管理及降低服务成本的重要一环。目前,越来越多的银行正在发力场景金融,融入场景抑或自建场景。如此前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携手去哪儿网,通过互联网金融+旅游模式,构建场景化金融。
农行深入推进本外币一体化经营 记者获悉,农业银行日前组织召开了2018年国际业务发展会议,分析当前国际业务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和经营情况,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农行国际业务发展既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经营形势,也存在本外币一体化机制不完善、客户基础薄弱等长期性问题。全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切实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内外部挑战。
会议要求,下一阶段,各级行、各部门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农行党委治行兴行“六维方略”为指引,对标对表,顺势而为,打好年底收官战,确保全年市场份额提升。一是下大力气解决制约国际业务发展的长期性问题,深入推进本外币一体化经营。对东西部地区分行实施分层发展策略,加快重点城市行发展,加强国际业务机构、人员和系统建设。二是以“全球共赢”国际业务综合营销活动为抓手,确保市场份额提升。要认真开展“全球共赢”综合营销活动,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目标;要建立健全客户综合营销服务体系,继续实施扩户提质工程,做大重点客户,抢抓新兴客户,夯实客户基础;要抓住政策和市锄遇,加快国际业务转型发展。三是严密防控,提高风控合规水平。要认真做好内外部检查整改,加强外汇政策合规管理,强化风险防控和反洗钱工作。
银行存款增速放缓料成常态 专家建议向内部寻求收益 临近季末,各家银行揽储忙。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北京和成都两地调研时发现,近期大额存单收益率明显提高,尤其是成都地区某商业银行大额存单年利率较基准利率最高上浮52%。在理财产品方面,北京地区某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称:“双节假期,专门推出几款短期理财产品,2个月和3个月期限的产品收益率分别为4.5%和4.7%。”
事实上,今年以来,银行存款竞争成为常态。梳理今年央行公布的数据发现,人民币存款增速正在逐步放缓,持续在9%以下徘徊。特别是8月人民币存款增速再度回落,跌至8.3%,创下新低。
多位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监管、银行意愿和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等因素仍会对信用扩张形成明显限制,存款增速放缓将是常态。应对存款增速下滑,银行短期内可能仍以拉存款为主,但长期而言需提高效率,加快转型,做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风险控制,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存款同比增速维持低位
近期,存款增长乏力现象愈加明显,新近公布的金融数据和各家上市银行半年报均有所体现。央行数据显示,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75.2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0.7个百分点。
同时,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测算,包括大行在内,二季度行业绝大部分存款同比增速维持低位,平均为4.96%。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存款增速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信用创造受阻,银行存款主要是信用创造的。为防风险,随着2017年开始推进去杠杆和加强金融监管,银行债券投资、同业投资以及表外融资收缩,由此创造的存款增速也有所下滑。
“银行表内外资产的运用决定着全社会存款和银行自身的存款来源,也决定着M2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存款增速下滑最主要原因是银行表内外资产扩张受到约束。银行表内外资产扩张的边界取决于四方面。一是货币政策,基础货币越多,资产扩张能力越强。二是监管政策,它对银行信贷能力和资产运营能力均有约束。比如,MPA考核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三是银行主动的放贷意愿和银行自身的风险偏好。四是实体经济是否有需求,当前实体经济的需求和金融机构的偏好有一些错位。
曾刚表示:“目前货币政策已不构成约束,但监管、银行意愿和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仍会对信用扩张形成明显限制,导致信用无法扩张,存款自然‘征’不上来。”
另外,从成本角度看,华创证券研究所固收组组长周冠南认为,存款成本居高不下主要由于存款规模增长乏力,银行间揽储竞争使得存款成本较为刚性。2017年我国存款增速下行,同业投资派生存款路径被堵,银行面临巨大的存款争夺压力。尤其是中小型银行,在理财产品净值化、同业负债规范化环境下,负债端的揽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2017年四季度以来银行存款增长的边际贡献主要来自于“结构性存款”“协议存款”等产品,其成本相对较高。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多位专家认为,未来银行资产规模没有进一步高速扩张的空间,存款增速增长持续放缓料成常态。
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看来,受金融去杠杆、强监管等因素影响,银行表外转表内、非标转标不断加快,表内信贷占比进一步上升,银行自身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也有所下降,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存款增速放缓将是一种常态。
对银行而言,曾刚表示,存款高速增长已成过去时,银行资产增长速度会逐步变慢。我国银行业资产与GDP之比较高,且远远高于很多其他主要经济体。这种情况下,意味着没有进一步高速扩张的空间,因此,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与存款增速下行都是正常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存款增速的下滑并不意味着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受到影响。
“2018年以来,结构性去杠杆导致表外融资收缩,为了表外融资顺利返回表内,央行等部门通过定向降准、MLF操作、调整MPA考核参数等方式,支持表内信贷扩张。”潘向东认为,当前银行信贷额度充足,存款增速下降不是限制宽信用传导的主要因素。从信贷结构来看,1-8月低风险的票据融资增加10357亿元,而去年同期则减少17225亿元,这说明银行风险偏好依然较低是限制宽信用传导的主要因素。
曾刚表示,社会信用扩张的下降制约了存款增速。一定程度上,要扭转现在信用紧缩形势,需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社会信用能够适度扩张,扩张后存款自然会适度增长。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从四方面着手:货币政策适度调整;监管政策适度优化;银行风险偏好适度改变;在实体经济层面要用更多制度性改革,培养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和新动力的形成。
银行提升效益是关键
随着存款增速放缓,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经营效率或产生一定影响。
“负债端资金来源减少将直接影响到资产端的资产配置,负债端的资金成本问题也可能影响银行经营规模和利润。”赵亚蕊认为,银行间存款的竞争有可能引发同业间恶性竞争,损害健康的经营秩序。此外,负债端资金成本上升可能传导给实体经济,进而抬升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潘向东表示,存款增速下滑意味着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受限,银行期限错配风险加剧,商业银行将被迫收缩长久期、高风险的资产规模。应对存款增速下滑,关键是商业银行要提高效率,加快转型,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对银行而言,曾刚表示,未来首要目的不再是规模扩张,而是在现有规模下,甚至是在规模有一定程度下降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自身效益。银行应向内部,而非向外部发展和扩张寻求收益,做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银行需要转换经营理念。”曾刚强调,银行短期策略仍然可能是以拉存款为主,但大环境决定存款并没有太多增量。从长期看,仍要更多培养理性发展理念,适应当下银行业发展模式转型和整个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
具体来看,赵亚蕊建议,在个人客户方面,银行需注重个人客户的支付结算需求,以结算类业务和代发代扣业务为重心,同时加强互联网金融和消费金融领域的获客和黏客力度,力争成为客户的主要业务银行。在企业客户方面,全力发展基本户和主要结算户,以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为纽带,以丰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为抓手,促进更多结算资金回流账户,从而带动存款增长。
地方政府违规融资警钟 信托占比降至五年内最低 继财政部通报云南、广西、安徽、宁波等地政府违法违规举债担保问责案例后,日前,财政部网站披露了银保监会依法依规处理部分金融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情况的通报,除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601328,股吧)池州分行外,其余7家金融机构均为信托公司。
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本次通报中提及的信息多是2017年财政部移交线索。此后银保监会进行核查处理完毕并已经对外公开发布的处罚信息,没有新增的内容。不少涉事公司向记者宣称已整改完毕。而业内猜测财政部此番公示具有典型案例警示作用,意在提示市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底线并未放弃。
通报再度引起市场对曾经红火一时的政信类业务的关注。但今时不同往昔,经过近几年的整顿,政信类信托规模占比一直在下滑,存量变少。很多公司出于风险考虑,暂停了该类业务,尽管还有少数公司在做,但已不是主流。
多家公司正积极落实整改
通报公布的项目多源于2016年,违规原因多为接受地方政府承诺函,违规要求地方政府提供担保等行为,而相关处罚涉及罚款、暂停相关业务等。
作为唯一被点名的银行,由于存在违规要求地方政府所属部门提供担保等行为,银保监会对交通银行池州分行处以40万元罚款,对相关负责人给予警告处分,并要求严肃追究与该业务相关人员的责任。
此外,还有7家信托公司。国通信托、万向信托、中江信托分别被处以70万元、20万元、60万元的罚款;光大兴陇信托、国民信托、陆家嘴(行情600663,诊股)(600663,股吧)信托、中泰信托则被要求暂停全部或部分地区政信类业务3个月、内部严肃问责、全面排查存量业务自查整改等,并要求相关公司今后严格遵守相关制度。
对于整改的结果,万向信托向《投资者报》记者宣称,已全面排查存量业务,积极落实整改措施;中泰信托、光大兴陇信托称,已在2017年年度内整改完毕;而国通信托表示,未来将进一步规范对融资平台公司提供融资服务的管理,禁止采用直接受让地方政府应收账款债权交易结构的信托项目。二是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司法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等6部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要求,一律不得接受地方政府及所属部门以担保函、承诺函、安慰函等任何形式提供的担保。
政信占比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4万亿计划后红极一时的政信类业务近年来开始不断遇冷。根据信托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曲线看,从2013年四季度末的政信类业务规模占比的8.81%到2018二季度末的4.64%,政信类信托规模占比近几年来一直在下降。
财政部和银保监会通报把台面下的政府隐性担保放在了台面上,而从以往的操作看,这在曾经的业内十分普遍。“集合信托业务能上规模的往往都是政信项目和房地产业务,而这两类业务是被政策反复调控的。政府平台公司作为国内介于企业和政府的特殊国企,成为不少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平台,正因如此,出现了‘安慰函’的概念,安慰函最显著的特征是其条款一般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地方政府、地方财政或当地人大的决议作为信托公司风控的一部分,曾经并不罕见。”启元财富产品总监范曜宇说。
在部分信托业内人士看来,这恰恰反映了信托发展中的一些困境。“给地方政府融资,银行也不少,但信托融资成本利息高,难免会有擦边球的情况,例如信托由于成本原因很少能介入地方政府发债,业务主要在非标,但在发债额度限制之下,地方政府需求远远无法满足,所以出现了违规吸金。”某信托研究人士表示。
在业内看来,如果政府继续保持高压政策,这类融资会持续减少,存续的项目也会解释政企分离,对投资者强调融资方只是国企,并不能代表当地政府的信用。
被罚或与“顶风作案”有关。在业内看来,要求财政提供承诺函、人大纳入预算等不合要求的情况在近两年已大为改观,改为公司担保,而非直接要政府担保,所以被罚也可能与“顶风做案”有关。
“平台公司在脱离政府信用,信托公司也在转型,很多公司的模式从信用转化为抵押型,例如要求附加土地抵押等。”北京一位信托业务负责人认为,政府牵头发行的公募地方债会慢慢取代平台公司的非标融资,但这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从地方政府债务清理的规范纲领性文件,到去杠杆的系列文件、窗口指导,总体要求就是规范,不能让地方政府担保,不能增加地方政府直接债务,或有债务要按文件要求方向来投放。”上述研究人士表示。
国通信托认为,地方政府未来的融资,一方面是显性化、主要依赖股票(国企)、债券等公开市场进行债务融资,减少隐性负债。另一方面是推进国有企业加速转型,将分散的油气、电力、环境治理、道桥运营等资产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使得大型城投集团的收入和盈利逐渐与政府资金脱钩。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除担保增信的变化,相关政信业务向下层区县乡平台移动,向西部中部如西南贵州等地移动的情况也在变多。
“融资人债务太多,没有还款来源的都谨慎了。个别负债率极高的地区信托面临着真实的违约风险,如再融资困难会无法续命,甚至出现违约。所以现在金融机构对风险的警惕性也很高,本身做得少,其次如对无发债计划的融资主体,即便借钱,也是将期限设置在其还债高峰之前等来控制。”上述业务负责人表示。
基础产业信托发行回暖 规模收益齐升与政策支持密切相关 受地方政府融资渠道收紧影响,自2017年三季度以来,信托资金在基础产业配置规模曾连续3个季度下滑。目前,这一现象正在改观。8月份以来,基础产业信托持续回暖,投放速度明显加快。用益信托在线统计显示,8月份集合信托市场上发行的基础产业信托数量为252个,规模总计达365.68亿元。相比今年7月份的182个和220.58亿元,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发行规模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从投资收益率看,基础产业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明显上升。据用益信托在线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发行的基础产业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为8.6%。
基础产业类信托规模、收益齐升的原因与政策支持密切相关。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谷晓明认为,7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利好信号,提出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同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也专门提出,要加快1.35万亿元地方专项债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8月份,国务院召开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要求促进西部地区发展。随着相关政策不断落地,基础设施投资高位趋稳,对基础产业信托的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不过,基础产业信托收益率上升也与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压力有关。中经政法大学金融协创中心研究员李虹含称,基础信托产品前期经过监管部门的罚款和相关处罚,对项目合规性要求更高,风险溢价升高,必然造成预期收益上升。谷晓明认为,上半年受金融去杠杆等因素影响,地方融资平台面临融资压力,导致基础产业信托预期年化收益率随之升高。随着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加大以及金融支持力度增强,未来地方平台融资压力有望缓解,预期收益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有限。
一般来说,基础产业信托是信托产品中安全性较高的种类,但仍然要注意投资风险。“需要关注项目自身风险。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具有较强政策性,因此不确定性也较强。”谷晓明说,在平台不允许政府背书的情况下,底层资产质量成为投资关键,投资者需要多关注项目本身造血能力,同时结合地方财政、经济状况,做到综合决策,降低投资风险。
又一民营银行换帅 这次是成立才16个月的众邦银行 又一家民营银行完成“换帅”!
券商中国记者独家获悉,去年5月中旬成立的武汉众邦银行于近期完成重要人事调整:原行长晏东顺升任该行董事长,原农行湖北省分行公司部业务总经理程峰被聘任为该行新任行长。
事实上,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第5家董事长或行长一职出现变动的民营银行。
武汉众邦银行换帅
作为湖北省首家民营银行,众邦银行在日前迎来新任董事长、新任行长。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该行行长晏东顺已于近期升任董事长,原农行湖北省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程峰获聘为该行新任行长。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上述二人都有地方分支行工作经验,也都分管过银行公司业务。值得注意的是,晏东顺早年也在农行有过履历,曾担任农行襄樊分行信贷部总经理、城区支行行长。
公开信息显示,成为众邦银行首任行长前,晏东顺在徽商银行担任行长助理,兼任徽商银行公司部总经理;程峰曾担任农行十堰分行行长、农行武汉市分行行长,去年2月开始担任农行湖北省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
成立于去年5月的众邦银行,由卓尔控股、当代科技、壹网通科技、钰龙集团、奥山投资、法斯克能源等六家股东发起设立。该行注册资本20亿元,其中卓尔控股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0%,当代科技、壹网通科技分别持股20%,其余3家股东分别持股10%。
根据监管部门对该行的开业批复,众邦银行首任董事长为卓尔金融集团总裁楼晓岸,她曾任职陆金所副总经理、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副总裁;首任行长则是晏东顺。
众邦银行表示,该行是中国首家交易服务银行,也是国内率先采用线上线下交互模式运营的民营银行,坚持B2B供应链产业链服务。
截至今年8月末,众邦银行资产总额达245亿元,较年初增长约69%,负债总额较年初增长79%至224亿元,贷款余额达82亿元,较年初接近翻番,今年1-8月实现营业收入2.73亿元。
据众邦银行监事长刘飚公开透露的数据,初步统计,该行资产规模在第二批开业的民营银行中排名第一,在全国17家民营银行中排第七。
今年五家民营银行换帅
自2014年首批民营银行陆续筹建以来,民营银行高管职位就获得不少传统银行中高层的青睐。但在这之后,“水土不服”以及其他因素的存在,又使得部分高管做出离开的决定。
公开信息显示,仅2018年,就有5家民营银行出现董事长或者行长职位的人事变更。除众邦银行外,还有:
1、福建华通银行:今年6月下旬,华通银行聘任原广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李超为新任行长。在这之前,华通银行原行长郑新林已于去年11月下旬离职。郑新林原为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副行长。
2、重庆富民银行:今年4月底,富民银行原行长闵路浩离职,原上海华瑞银行副行长孙中东接任富民银行行长一职,其任职资格于6月中旬获批。闵路浩原为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会长。
3、吉林亿联银行:今年4月中旬,亿联银行原行长戴兵因个人原因辞职,新行长一职由曾任哈尔滨银行行长的张其广接任。戴兵曾任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信用卡中心总经理,现任海联金汇(行情002537,诊股)执行总裁。
4、湖南三湘银行:今年4月,2017年7月开始担任三湘银行党委书记、代理行长的夏博辉转正,担任该行党委书记、行长。此前,该行行长一职由董事长梁在中兼任,夏博辉在赴任三湘银行前,为广东华兴银行行长。
5、上海华瑞银行:今年初,华瑞银行原董事长凌涛升任均瑶集团副总裁,分管金融业务板块,原均瑶集团副总裁侯福宁全职出任华瑞银行董事长。二人此前分别担任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上海农商行行行长。
根据原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7年末,17家民营银行合计总资产为3381亿元,较年初增长85%,其中各项贷款余额1444亿元,增长76%。2017年民营银行总计实现净利润约20亿元,同比增长约110%;不良贷款率0.53%,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
银行存款增速放缓料成常态 专家建议向内部寻求收益 银行存款增速放缓料成常态
专家建议向内部寻求收益
临近季末,各家银行揽储忙。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北京和成都两地调研时发现,近期大额存单收益率明显提高,尤其是成都地区某商业银行大额存单年利率较基准利率最高上浮52%。在理财产品方面,北京地区某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称:“双节假期,专门推出几款短期理财产品,2个月和3个月期限的产品收益率分别为4.5%和4.7%。”
事实上,今年以来,银行存款竞争成为常态。梳理今年央行公布的数据发现,人民币存款增速正在逐步放缓,持续在9%以下徘徊。特别是8月人民币存款增速再度回落,跌至8.3%,创下新低。
多位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监管、银行意愿和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等因素仍会对信用扩张形成明显限制,存款增速放缓将是常态。应对存款增速下滑,银行短期内可能仍以拉存款为主,但长期而言需提高效率,加快转型,做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风险控制,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存款同比增速维持低位
近期,存款增长乏力现象愈加明显,新近公布的金融数据和各家上市银行半年报均有所体现。央行数据显示,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75.2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0.7个百分点。
同时,据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港股03328)金融研究中心测算,包括大行在内,二季度行业绝大部分存款同比增速维持低位,平均为4.96%。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存款增速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信用创造受阻,银行存款主要是信用创造的。为防风险,随着2017年开始推进去杠杆和加强金融监管,银行债券投资、同业投资以及表外融资收缩,由此创造的存款增速也有所下滑。
“银行表内外资产的运用决定着全社会存款和银行自身的存款来源,也决定着M2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存款增速下滑最主要原因是银行表内外资产扩张受到约束。银行表内外资产扩张的边界取决于四方面。一是货币政策,基歹币越多,资产扩张能力越强。二是监管政策,它对银行信贷能力和资产运营能力均有约束。比如,MPA考核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三是银行主动的放贷意愿和银行自身的风险偏好。四是实体经济是否有需求,当前实体经济的需求和金融机构的偏好有一些错位。
曾刚表示:“目前货币政策已不构成约束,但监管、银行意愿和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仍会对信用扩张形成明显限制,导致信用无法扩张,存款自然‘征’不上来。”
另外,从成本角度看,华创证券研究所固收组组长周冠南认为,存款成本居高不下主要由于存款规模增长乏力,银行间揽储竞争使得存款成本较为刚性。2017年我国存款增速下行,同业投资派生存款路径被堵,银行面临巨大的存款争夺压力。尤其是中小型银行,在理财产品净值化、同业负债规范化环境下,负债端的揽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2017年四季度以来银行存款增长的边际贡献主要来自于“结构性存款”“协议存款”等产品,其成本相对较高。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多位专家认为,未来银行资产规模没有进一步高速扩张的空间,存款增速增长持续放缓料成常态。
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看来,受金融去杠杆、强监管等因素影响,银行表外转表内、非标转标不断加快,表内信贷占比进一步上升,银行自身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也有所下降,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存款增速放缓将是一种常态。
对银行而言,曾刚表示,存款高速增长已成过去时,银行资产增长速度会逐步变慢。我国银行业资产与GDP之比较高,且远远高于很多其他主要经济体。这种情况下,意味着没有进一步高速扩张的空间,因此,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与存款增速下行都是正常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存款增速的下滑并不意味着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受到影响。
“2018年以来,结构性去杠杆导致表外融资收缩,为了表外融资顺利返回表内,央行等部门通过定向降准、MLF操作、调整MPA考核参数等方式,支持表内信贷扩张。”潘向东认为,当前银行信贷额度充足,存款增速下降不是限制宽信用传导的主要因素。从信贷结构来看,1-8月低风险的票据融资增加10357亿元,而去年同期则减少17225亿元,这说明银行风险偏好依然较低是限制宽信用传导的主要因素。
曾刚表示,社会信用扩张的下降制约了存款增速。一定程度上,要扭转现在信用紧缩形势,需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社会信用能够适度扩张,扩张后存款自然会适度增长。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从四方面着手:货币政策适度调整;监管政策适度优化;银行风险偏好适度改变;在实体经济层面要用更多制度性改革,培养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和新动力的形成。
银行提升效益是关键
随着存款增速放缓,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经营效率或产生一定影响。
“负债端资金来源减少将直接影响到资产端的资产配置,负债端的资金成本问题也可能影响银行经营规模和利润。”赵亚蕊认为,银行间存款的竞争有可能引发同业间恶性竞争,损害健康的经营秩序。此外,负债端资金成本上升可能传导给实体经济,进而抬升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潘向东表示,存款增速下滑意味着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受限,银行期限错配风险加剧,商业银行将被迫收缩长久期、高风险的资产规模。应对存款增速下滑,关键是商业银行要提高效率,加快转型,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对银行而言,曾刚表示,未来首要目的不再是规模扩张,而是在现有规模下,甚至是在规模有一定程度下降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自身效益。银行应向内部,而非向外部发展和扩张寻求收益,做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银行需要转换经营理念。”曾刚强调,银行短期策略仍然可能是以拉存款为主,但大环境决定存款并没有太多增量。从长期看,仍要更多培养理性发展理念,适应当下银行业发展模式转型和整个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
具体来看,赵亚蕊建议,在个人客户方面,银行需注重个人客户的支付结算需求,以结算类业务和代发代扣业务为重心,同时加强互联网金融和消费金融领域的获客和黏客力度,力争成为客户的主要业务银行。在企业客户方面,全力发展基本户和主要结算户,以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为纽带,以丰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为抓手,促进更多结算资金回流账户,从而带动存款增长。
上市银行信用卡大战正酣 7家交易额过万亿 当前的银行业,零售已经成为必争之地。在消费金融的催动之下,信用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71.87亿张,环比增长2.49%。其中,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38亿张,环比增长4.17%。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5.17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46张。
上市银行也纷纷在中报披露了信用卡业务的情况。融360统计数据显示,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以及中国银行在内的4家银行今年上半年累计发卡量超过亿张。此外,今年上半年,有7家银行上半年交易额过万亿元,其中,招商银行以1.82万亿元独占鳌头。
在“消费升级”的发展背景之下,多家银行向《投资者报》记者表达了对消费金融市场前景的乐观态度。浦发信用卡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后续将进一步探索“精细化”客户经营,根据客户实际为其提供相应的用卡服务和消费金融产品。
7家银行交易额过万亿
国有大行在信用卡业务上保持着绝对的数量优势。截至今年6月,工商银行的信用卡及借记卡累计发卡量达到了1.56亿张,环比增长9.09%,遥遥领先建行、招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行上半年也跨入亿张俱乐部,其上半年累计发卡量达到1.04亿张。此外,农行紧随其后,上半年累计发卡量为0.93亿张,可以预见的是其突破百亿张近在咫尺。
新增发卡量方面,招商银行依然保持着优势,上半年该行新增发卡量1421万张,同比增长率为121.34%,发卡量和增长率均高于其他银行。
对此,招商银行方面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该行信用卡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首先通过优化平台聚流、社交创流、外拓引流的三轮驱动模型下统筹经营流量;其次,广铺管理精细化、模式多元化的线下渠道;第三,以金融科技敏捷带动业务敏捷。
无独有偶,新增发卡速度翻倍的还有中信银行,新增卡863.27万张,增长率为104.25%。此外,工商银行和平安银行跻身新增发卡量前三,上半年分别新增1300万张和917万张。
从交易额上看,2018年上半年有7家银行信用卡交易额在万亿级别。其中,招商银行的信用卡消费额最高,为1.82万亿元;其次是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也在1.4万亿以上;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3家股份制银行同样也跻身万亿信用卡交易额大军。
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末,银行卡授信总额为13.98万亿元,环比增长6.40%;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2.19万元,与2017年年末相比增长了3.3%。银行信贷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2018年6月,建设银行的贷款余额最高,为6313.05亿元;其次,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这两家信用卡大户也超过5000亿;卡均贷款余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家银行的用户价值。浦发银行的卡均贷款余额最高,接近万元,民生银行紧随其后,为8482.13元;农行最低,为3873.9元。
对年轻人消费心理的精准定位获得不少银行的认同。招商银行和浦发信用卡相关负责人宣称,信用卡客户中26岁~35岁的年轻客群已成为主流,大专及以上高学历人群占到七成,客户质量不断提升。
两家不良率略有上升
从资产质量上,信用卡仍然是银行的优良资产之一。融360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56.67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1%,占比较2017年末下降3.97个百分点。大部分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不良率较2017年同期都有所下降,信用卡的资产质量整体向好。
其中,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最低,为0.98%;兴业银行不良率降幅最大,为1.27%,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而中国银行在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之后,仍高达2.43%;建行、平安和农行的信用卡不良率基本保持平稳略有下降。
此外,浦发银行由去年同期的1.27%上涨为1.58%,浙商银行的不良率由1.01%略涨至1.06%,虽然两家略有上升,但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信用卡业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际,我们信用卡业务注重全流程风险管控,着力授信管理与欺诈风险防控,引入大数据信用评分模型、强化风险监控,通过穿透式管理,全面提升风控管理水平。”浦发信用卡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说,下一步将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新技术、新模式,做好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控制。
加紧布局消费金融
融360分析师李万赋认为,信用卡业务仍是银行的香饽饽,各银行的策略也有所分化。首先,国有银行中,四大行保持优势,交通银行积极发力;股份制银行中,“零售之王”招商银行稳坐头把交椅,平安银行转型效果也很突出;城商行相对农商行在信用卡推广力度上更为积极。
向场景化拓展是很多银行的选择,以工行为例,该行“幸福分期”品牌拓展了汽车、家装、租房等多场景应用。此外,《投资者报》记者从工行信用卡方面了解到,其近期还上线了与政务场景可信数据对接的融e借“秒授信”和直嵌互联网消费场景的融e借“秒支付”。
招商银行向记者介绍,该行信用卡已将经营思维从经营卡片转向经营APP上。招行信用卡推进掌上生活APP移动端升级,深化构建“金融内核、生活外延”的平台,近日,掌上生活APP7.0完成升级迭代,累计用户数6047万,月活用户突破3200万。
消费金融市场未来可期,各家银行不约而同的表示将顺应互联网趋势,以大数据等技术挖掘信用卡服务价值,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以获得市场认可。
地方政府违规融资警钟长鸣 政信类信托占比降至五年内最低 继财政部通报云南、广西、安徽、宁波等地政府违法违规举债担保问责案例后,日前,财政部网站披露了银保监会依法依规处理部分金融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情况的通报,除交通银行(601328,股吧)池州分行外,其余7家金融机构均为信托公司。
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本次通报中提及的信息多是2017年财政部移交线索。此后银保监会进行核查处理完毕并已经对外公开发布的处罚信息,没有新增的内容。不少涉事公司向记者宣称已整改完毕。而业内猜测财政部此番公示具有典型案例警示作用,意在提示市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底线并未放弃。
通报再度引起市场对曾经红火一时的政信类业务的关注。但今时不同往昔,经过近几年的整顿,政信类信托规模占比一直在下滑,存量变少。很多公司出于风险考虑,暂停了该类业务,尽管还有少数公司在做,但已不是主流。
多家公司正积极落实整改
通报公布的项目多源于2016年,违规原因多为接受地方政府承诺函,违规要求地方政府提供担保等行为,而相关处罚涉及罚款、暂停相关业务等。
作为唯一被点名的银行,由于存在违规要求地方政府所属部门提供担保等行为,银保监会对交通银行池州分行处以40万元罚款,对相关负责人给予警告处分,并要求严肃追究与该业务相关人员的责任。
此外,还有7家信托公司。国通信托、万向信托、中江信托分别被处以70万元、20万元、60万元的罚款;光大兴陇信托、国民信托、陆家嘴(600663,股吧)信托、中泰信托则被要求暂停全部或部分地区政信类业务3个月、内部严肃问责、全面排查存量业务自查整改等,并要求相关公司今后严格遵守相关制度。
对于整改的结果,万向信托向《投资者报》记者宣称,已全面排查存量业务,积极落实整改措施;中泰信托、光大兴陇信托称,已在2017年年度内整改完毕;而国通信托表示,未来将进一步规范对融资平台公司提供融资服务的管理,禁止采用直接受让地方政府应收账款债权交易结构的信托项目。二是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司法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等6部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要求,一律不得接受地方政府及所属部门以担保函、承诺函、安慰函等任何形式提供的担保。
政信占比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4万亿计划后红极一时的政信类业务近年来开始不断遇冷。根据信托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曲线看,从2013年四季度末的政信类业务规模占比的8.81%到2018二季度末的4.64%,政信类信托规模占比近几年来一直在下降。
财政部和银保监会通报把台面下的政府隐性担保放在了台面上,而从以往的操作看,这在曾经的业内十分普遍。“集合信托业务能上规模的往往都是政信项目和房地产业务,而这两类业务是被政策反复调控的。政府平台公司作为国内介于企业和政府的特殊国企,成为不少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平台,正因如此,出现了‘安慰函’的概念,安慰函最显著的特征是其条款一般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地方政府、地方财政或当地人大的决议作为信托公司风控的一部分,曾经并不罕见。”启元财富产品总监范曜宇说。
在部分信托业内人士看来,这恰恰反映了信托发展中的一些困境。“给地方政府融资,银行也不少,但信托融资成本利息高,难免会有擦边球的情况,例如信托由于成本原因很少能介入地方政府发债,业务主要在非标,但在发债额度限制之下,地方政府需求远远无法满足,所以出现了违规吸金。”某信托研究人士表示。
在业内看来,如果政府继续保持高压政策,这类融资会持续减少,存续的项目也会解释政企分离,对投资者强调融资方只是国企,并不能代表当地政府的信用。
被罚或与“顶风作案”有关。在业内看来,要求财政提供承诺函、人大纳入预算等不合要求的情况在近两年已大为改观,改为公司担保,而非直接要政府担保,所以被罚也可能与“顶风做案”有关。
“平台公司在脱离政府信用,信托公司也在转型,很多公司的模式从信用转化为抵押型,例如要求附加土地抵押等。”北京一位信托业务负责人认为,政府牵头发行的公募地方债会慢慢取代平台公司的非标融资,但这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从地方政府债务清理的规范纲领性文件,到去杠杆的系列文件、窗口指导,总体要求就是规范,不能让地方政府担保,不能增加地方政府直接债务,或有债务要按文件要求方向来投放。”上述研究人士表示。
国通信托认为,地方政府未来的融资,一方面是显性化、主要依赖股票(国企)、债券等公开市场进行债务融资,减少隐性负债。另一方面是推进国有企业加速转型,将分散的油气、电力、环境治理、道桥运营等资产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使得大型城投集团的收入和盈利逐渐与政府资金脱钩。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除担保增信的变化,相关政信业务向下层区县乡平台移动,向西部中部如西南贵州等地移动的情况也在变多。
“融资人债务太多,没有还款来源的都谨慎了。个别负债率极高的地区信托面临着真实的违约风险,如再融资困难会无法续命,甚至出现违约。所以现在金融机构对风险的警惕性也很高,本身做得少,其次如对无发债计划的融资主体,即便借钱,也是将期限设置在其还债高峰之前等来控制。”上述业务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广西北部湾银行在售理财产品一览 广西北部湾银行在售理财怎么样

下一篇:各个银行外汇牌价:今日各大银行外汇牌价查询2018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