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7日 温馨提示:发现不好的内容,立即联系删除!

说起天津相声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马志明,也许有些年轻人对这个名字会感到陌生,但是在相声演员的心中,马志明是无法越过的存在。众所周知郭德纲和很多相声演员都有些不对付,经常会和一些名角产生矛盾,但是郭德纲却丝毫不敢得罪马志明,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马志明的辈分太高了。
马志明与郭德纲有什么矛盾?
马志明,人称少马爷,马氏相声的第三代传人。爷爷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父亲是马三立。相声行业讲究师徒传承、论资排辈,马志明是如今相声圈辈分最高的——作为相声大师朱阔全的徒弟,侯宝林的带拉师弟,他相当于马季的师叔、郭德纲的师爷。

天津相声界有句话:无人不宗马。马氏相声基本上就是津味相声的代名词,影响了天津绝大部分相声艺人,高英培、杨少华、魏文亮……包括从天津走到北京的郭德纲。
马志明为人耿直,不弄虚作假,为人低调,传统艺术功底深厚,深得马氏相声的真髓,形成了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不荤不咸的艺术风格。听众听了他的相声会回味无穷,形成了独特的马氏韵味。作品能令小儿不哭、病者笑颜。文武全才,堪称文哏大师和武哏有史以来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鲜少夸赞同行的郭德纲说过,相声界里马志明的艺术造诣是有史以来无人超越的,郭德纲还说能和马志明同台演出是自己最大荣耀。马志明的《大保镖》、《地理图》、《论拳》、《报菜名》、《文章会》、《开粥厂》、《卖挂票》《纠纷》、《五味俱全》、《黄袍加身》等,直到现在都颇为有名,这点是大家没有想到过的。其实也有人认为马志明的相声不输马三立。

当然人无完人,马志明论资排辈的观念很重,马三立被指不懂相声,他替其父反击:我们家几辈子都是干这个的。干了几辈子就一定是好的,这就是马志明的逻辑。
马志明与郭德纲并没有什么矛盾,鲜少夸赞同行的郭德纲说过,相声界里马志明的艺术造诣是有史以来无人超越的,郭德纲还说能和马志明同台演出是自己最大荣耀。

马志明如何评价郭德纲?
他是相声大师马三立的长子、马氏相声继承人,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相声和戏曲,学艺专注刻苦,传统艺术功底深厚,代表作《纠纷》、《大保镖》等脍炙人口,近来更以跨界表演的贺岁舞台剧《乌盆记》令人耳目一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谈起如何传承国粹艺术感慨颇多——

谈学艺:本事是父辈熏出来的
在相声界,马三立辈分最大,因此马志明也被称为少马爷。
少马爷幼时最痴迷的其实不是相声而是京剧。当时的孩子还没有当今时代那么多诱惑,花一毛五分钱买张戏票,看《艳阳楼》,看《走麦城》,哪怕坐在戏园子最后一排,心里都美滋滋的。看戏还让他长见识、明事理,分辨是非美丑,确有教化作用。看完戏,往往还要买相关历史文学书籍阅读。可以说,他的很多知识都是从京剧里学来的。

孩童时代,马志明就有了上台表演的机会。当时马家家境贫寒,全家16口人蜗居在天津南市一个小院里,睡觉时一伸腿,就可能踹到弟弟腰上。无奈,只好沾父亲的光,住到在电台说唱团当副团长的马三立的办公室里,在地毯上铺上被褥一躺,蛮舒服的。白天还可这屋那屋到处乱窜,与团里的头头脑脑们混得烂熟。那时,他常常随着老头儿上台演出,说个绕口令、朗诵篇作文什么的,加上经常听父亲说相声,艺术细胞被强烈激发出来。
老头儿没直接教我,他在家里教别人,把我也熏会了。这是我的得天独厚之处。当时出入我家的都是赵佩茹、刘宝瑞、孙少林这样的曲艺大家,即使徒弟也是最有出息的。他们一起连比划带说,我在一旁偷艺,这种熏陶是一般人得不到的。出去串门儿老头儿也嘱咐我:多上寿爷(张寿臣)那儿去,他知识面宽,他说的闲白儿都可能对你有用。刘宝瑞来了,老头儿与他一宿一宿地聊天,我都听在耳里,记在心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1957年,马志明考入天津戏校梆子班,开始学文丑,因嗓音低且沙哑,一年后改行当为武二花,扎靠,着厚底靴,威风凛凛,颇为自得。在戏校学了近6年,按当时的成绩,搭个班,能凑合吃饭了。但因是马三立的儿子,干就得干出点名堂来,京剧名家厉慧良就竭力劝我子承父业,所以1963年我转入天津市曲艺团说相声,但京剧瘾一直没断。他喜欢对不同京剧流派进行比较,把于魁智的《打金砖》与张建国的《打金砖》反复比较着看,从中获得乐趣和享受。2008年,在马志明从艺50周年庆典晚会上,开场演出他亲自出马《闹天宫》,在戏校20个小猴翻了一通筋斗后,美猴王上来唱了几句飞腔,赢得了满堂彩。

谈马氏相声:任何人也不敢照搬老头儿
谈起马派相声,马志明称:老头儿不承认马派相声之说,只认可马氏相声,马氏相声的形成其实是老头儿的功劳。我爷爷马德禄,外号相声公司,他与周德山等8人被称为相声八德,会的段子特别多,特别火,爷爷本希望下代出个白领,我大爷也确实到公司当过职员。但爷爷一死,父亲他们老哥俩儿又得去说相声。父亲也没按爷爷的要求做。他是那个时代的改革家。比如相声《开粥场》,一般人表演的都是大路活儿,一上来就吹嘘自己怎么有钱,劝业场都是他家开的;老头儿却能塑造出一个马善人的形象,使这个段子有了深意。为此他费了很大功夫,总想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真正形成马氏相声的是老头儿,我继承得也不行。为什么?环境不同了。旧社会他不演就养活不了老婆孩子,现在我们已无衣食之忧,用功程度和实践机会比那一代人差多了,人也变懒、变娇气了。

马志明认为,由于马三立在观众心中的位置和声望,任何人也不敢照搬他使活儿的手法。他说得多温,多不可乐,也得竖着耳朵听,准知道老头儿最后会抖出一个脆响的包袱来。换个人学他,说不到一半,就得让观众轰下台去。我也不敢。老头儿的段子,我拿过来起码要精简一下,让它更紧凑,节奏更快。像老头儿在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晚会上,就敢问我值吗?台下观众齐呼值!换我吓死也不敢问,你问了,没人搭理你,尴尬不尴尬?就这一个字,是对老头儿一辈子的评价,值大发了!
从马三立相声表演的温谈到慢娱乐问题,马志明说,现在的文化娱乐形式多种多样,吃东西都讲究快餐,一个相声三分钟要让人乐七八回,老一代人的温段子很难再让人坐得住。但节奏太快了,演员、观众都受不了,还得适中,还得给观众一点闭眼咂滋味的时间。所以他想通过《乌盆记》,让观众接受一种慢娱乐。
谈新人:只要能抬高相声地位,我不眼红

因记者几年前请马志明出面邀请过郭德纲,于是话题自然涉及到这位相声界大红大紫的新人。
马志明回忆,郭德纲15岁时离开曲艺团,说马爷我走了,马志明鼓励他说,走吧,自己出去闯闯,也不见得是坏事。好好干,说不定20年后成为一条好汉。一句戏言,想不到真被他说中了——现在人家红了,咱高兴,但也没必要上前儿,毕竟不是一代人,相互之间有代沟;另外,走得太近了,也容易涉嫌攀大腕儿。要说这孩子也真聪明,真用功,这些天每晚杨光完了,就是他主持的《今夜有戏》,弄得挺火的。相声界尽出这个不是好事吗?我是这个观点:不管他是谁,跟我关系远近,年轻人如能把咱这相声抬高了,有地位了,他卖一万块钱一张票我也不眼红!小时候买一张相声票不就两毛五吗?那些相声前辈们,除了撂地,最多也就是在小梨园、天乐这些小戏园子演出,有几个能上中国大戏院的?现在谁都能上了。去年我还与台湾歌星张惠妹上了一次6万人的水滴,我儿子马六甲教她一段天津快板,内容是夸天津曲艺的,我打板,我和张惠妹唱,能在这样的场合弘扬民族文化,我怎能拒绝呢!
今年已六十有五的马志明,无论心态还是观念一点都不老,他主张与时俱进,主张跨界发展,特别强调要扶植鼓曲艺术:相声与曲艺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艺种,曲艺要完蛋,相声也就完蛋了。天津赢人就赢在这儿,还有一批冯欣蕊这样的鼓曲新秀,还有一批热心观众到茶馆欣赏大鼓,这是财富,比演员还值钱!一旦曲艺没人看,就该进博物馆了;相声老跟歌舞一块演,跟摇滚一块演,早晚也得完。所以曲艺要有一种相对平静的氛围,要耐得住寂寞,好好琢磨本子,咂摸滋味,千万不能急功近利,这样我们的民族艺术才有好的前景!

上一篇:垓下之战发生在哪一年?垓下之战兵力对比

下一篇:汉尼拔为什么要吃人 汉尼拔这个人物有原型吗